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:如何求得美滿姻緣
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:如何求得美滿姻緣

問:底下一個問題,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,弟子可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婚姻嗎?姻緣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嗎?

答:是!是前生注定的。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,可以去祈求。但是有的時候求不應,為什麼?非理,不如法,觀音菩薩不管你。

如果你真正,你是個男生,希望娶到一個好太太,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樣,將來能夠生出聖賢人。不但是榮宗耀祖,而且能夠幫助社會安定,幫助世界和平,那觀音菩薩就會幫你忙。你沒有這種大願心,菩薩不會管你的,那你就宿世的緣分是什麼樣的。

夫妻是緣,有報恩的,恩愛夫妻;有報怨的,報怨的時候,結婚之後永遠不會和睦,會給你帶來家庭糾紛;有討債的,有還債的,總是四種緣。

只有懂得佛法的人,無論是哪一種緣,都把它轉成法緣,大家在一起學佛,一起共修。過去不善的緣化解了,善的緣也轉變成法緣,這個好!現在在家學佛的同修,有幾個人懂這個道理?

如果真懂這個道理,學佛同修家庭決定是和睦的,六和敬的家庭。那佛法在這個社會,形象就不一樣了,學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滿,這就是弘揚佛法,這就是利益眾生。

如果學佛的人還是爭名奪利,還是自私自利,不但戒律不能持,十善也做不到,這就錯了。這樣學佛依舊隨業流轉,災難來的時候還是不能避免,為什麼?你不是真學佛,掛著佛的招牌,沒有認真學佛。

我們現在把這個事情,學佛的事情搞清楚,搞明白了。出家為什麼沙彌律儀做不到,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,從前人何以能做到?現在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研究總結的是,從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,所以他容易做到,現在人沒有了。二十幾歲、三十幾歲接觸佛法,他不善的習氣已經養成,斷不了,所以都不是認真學。認真學佛,在緣上,佛法是教育,認真學就是天天聽課,天天進講堂,天天學習。

現在佛教的環境,寺廟現在是很多,沒有教學,都是法會、經懺佛事,這個不行,這個沒有用處。法會是像學校裡面舉行一個活動,活動的根還是教學。譬如一個學期舉行一、兩次學生成績展覽,這就像法會一樣,你平常沒有真正修功,那個展覽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起作用。這個一定要知道!

我們道場有一點點小的感應,是長年講經,天天不中斷。我們拿累積的功德,在三時繫念做為超度的根本依據。你沒有這麼多人平常的修功,這個超度效果就很薄弱。這個事實有幾個人能懂得?有幾個人明瞭?凡事都有理,有理必有事,理事搞清楚,你懷疑就沒有了。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